HW01 医疗废物处置方法-危废处理
【处置方式】
医疗废物的常用处置方式包括热解焚烧、高温蒸汽、微波消毒、化学消毒等.
技术名称 | 适用性 | 特点 | 关键工艺控制参数 | 二次污染控制措施分析 |
热解焚烧技术 | 适用于除化学性废物以外的所有医疗废物,包括放射性废弃物、高压容器、废弃的细胞毒性药品、剧毒物品、易燃易爆物品、重金属(如铅、镉、汞等)含量高的医疗废物等。 | 1.使用范围广; 2.会产生二恶英/呋喃以及重金属等污染物; 3.建设及运营成本相对非焚烧处置设施要高。 | 1.二燃室温度不低于850℃(对于化学性和药物性医疗废物,二燃室温度不低于1100℃),烟气停留时间不少于2s; 2.对高温烟气应采取急冷措施,使烟气温度在1s内降到200℃以下,减少烟气在200℃~500℃温度区的停留时间。 | 1.为控制二恶英/呋喃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排放,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减少高含氯和高含汞医疗废物的焚烧处置量; 2.针对不同的医疗废物类型,焚烧处置温度有差异,即对于化学性和药物性医疗废物,二燃室温度不低于1100℃飞灰烟气脱酸副产物等吸附二恶英和重金属的固体物质按危险废物进行处置,焚烧残渣可按生活垃圾进行处置,要求地方配套相应的基础设施。 |
高温蒸汽处理技术 | 适用于处理《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中的感染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不适用于处理《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中的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不适用于处理汞和挥发性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医疗废物,不适用于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的消毒或灭菌。 | 1.处理过程会产生恶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等污染物,其产生较微波和化学消毒技术要高; 2.运营成本相对微波和化学消毒技术要高。 | 1.杀菌室内处理温度不低于134℃,压力不小于220kPa(表压),处理时间不少于45min; 2.废气净化装置过滤器的过滤尺寸不超过0.2 m,耐热温度不低于140℃,过滤效率应>99.999%。 | 医疗废物经过高温蒸汽处理和破碎设备破碎毁形,并且处理效果满足本标准要求后,可作为一般的生活垃圾进行最终处置,具体处置方式应依据当地生活垃圾所采取的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处置方式而定,同时应与当地垃圾处理规划或环境卫生规划统筹考虑,严禁回收利用。 |
微波消毒技术 | 医疗废物微波消毒技术适用于处理《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中的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人体器官和传染性的动物尸体等除外),不适用于处理《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中的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 | 1.运营成本低; 2.医疗废物处置过程要考虑辐射安全防护措施 | 1.微波发生源频率,采用(915±25)MHz或(2450±50)Hz微波处理的温度不低于95℃,作用时间不少于45min; 2.在蒸汽和微波的共同作用下,温度不低于135℃时,作用时间不少于5min。 | 1.处理后产生恶臭VOCs和粉尘,需要配套相应的尾气净化措施; 2.医疗废物微波消毒处理的最终产物是较为干燥的无害医疗废物,可送生活垃圾处理厂处理,具体方式可根据当地生活垃圾的处置方式而定,禁止再利用。 |
化学消毒技术 | 化学消毒处理技术适用于处理《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中的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和病理性废物(人体器官和传染性的动物尸体等除外),不适用于处理《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中的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 | 处理效果的快速检测方法尚不具备。 | 化学消毒技术针对不同药剂应符合如下要求: (1)石灰粉。所采用的石灰粉纯度宜为88%~95%,接触反应时间应大于120min,药剂投加量(石灰粉/医疗废物)应大于0.075kg/kg,反应控制的强碱性环境pH值应在11.0~12.5范围内。 (2)次氯酸钠。所采用的消毒剂质量浓度宜为8~10g/L有效氯,接触反应时间应大于60min,药剂投加量(次氯酸钠消毒液/医疗废物)应大于0.05kg/kg。 (3)次氯酸钙。所采用消毒剂质量浓度宜为8~10g/L有效氯,接触反应时间应大于60min,药剂投加量(次氯酸钙消毒液/医疗废物)应大于0.05kg/kg。 (4)二氧化氯。所采用消毒剂质量浓度宜为4~6g/L,接触反应时间应大于50min,药剂投加量(二氧化氯消毒液/医疗废物)应大于0.04kg/kg | 医疗废物化学消毒处理的最终产物是较为干燥的无害医疗废物,可送生活垃圾处理厂处理,具体方式可根据当地生活垃圾的处置方式而定,禁止再利用。 |
【管理措施】
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80号),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从事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活动的单位,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未取得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不得从事有关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活动。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规定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过程的暂时贮存、运送、处置的技术要求,规定了相关人员的培训与安全防护要求、突发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措施、重大疫情期间医疗废物管理的特殊要求。
《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技术规范》(HJ/T177-2005)、《医疗废物高温蒸汽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T 276-2006)、《医疗废物微波消毒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T 229-2006)、《医疗废物化学消毒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T228-2006)分别规范了医疗废物集中焚烧技术、高温蒸汽处理技术、微波消毒处理技术和化学消毒处理技术的应用行为、工程建设以及设施运行管理,以防止医疗废物化学消毒处理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
此外,《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HJ421-2008 代替环发[2003]188号2008-04-01实施)规定了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利器盒和周转箱(桶)的技术要求以及相应的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并规定了医疗废物警示标志。《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试行)(GB 19217-2003)规定了医疗废物转运车的特殊要求。《医疗废物焚烧炉技术要求》(试行)(GB 19218-2003)规定了处理医疗废物的焚烧炉的设计、制造。
根据《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列入清单的危险废物(如表4所示),在所列的豁免环节,且满足相应的豁免条件时,可以按照豁免内容的规定实行豁免管理;其他危险废物或者不满足豁免条件的此类危险废物的管理仍需执行危险废物管理的要求。
.
我司是一家集固(危)废处置和资源利用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公司,与全国多家危废处理企业有合作关系,具有50项资质代理权,主要服务于广东省的产废企业。专注于危险废物处理、一般工业固废、零星废水转移、工业污泥办理、危险废物处置、危险废物鉴别、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利用和风险评估;高浓度废液处理及工厂各类废料业务为一体的高科技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公司业务包括:危险废物处理、一般工业固废、零星废水转移、工业污泥办理、危险废物处置、危险废物鉴别、水和废水检测、空气和废气检测、噪声和振动检测、土壤、固废、污泥检测、验收监测、环评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评批复、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三同时验收、国家排污许可证、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三级标准化、清洁生产、环保管家等服务。
固体废物处理、转移报批
1、专业处理危险废弃物:HW02医药废物、HW03废药物、HW04农药废物、HW05防腐剂废物、HW06废有机溶剂与有机溶剂废物、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HW09废乳化液、HW11精馏残渣、HW12染料、涂料废物、HW13有机树脂类废物、HW14新化学物质、HW16感光材料废物、HW17表面处理废物、HW29含汞废物、HW34废酸、HW35废碱、HW38有机氰化物废物、HW39含酚废物、HW40含醚废物、HW45含有机卤化物废物多、HW49其他废物、HW49实验室废液和废物等
2、一般固体废弃物:纺织物类、海棉类、塑料类、胶纸类、泡沫类、线缆类、橡胶类、食品类、包装材料类、木质材料类、玻璃类、污泥类、粉末状物质、液体状物质
3、零星废水、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处置。
